联系人:
手 机:400-9655-818
邮 箱:
地 址:广州市白云区望岗工业二路13号缘和商务大厦201-204
以下文章来源于小河运营笔记 ,作者大江 0769
C 端用户决策,往往需要经过 5 个阶段:需求识别、信息搜寻、方案评估、产品选择、购后评价。作者拆解了自己针对 " 下午茶场景下单 ",做了一个用户决策行为的模拟。通俗易懂地讲述了提高用户思维的一种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
01
用户思维 = 编剧 + 演员
你有没想过,为啥你策划的活动得不到领导和客户的认可?你有没想过,除了抱怨产品没优势,有什么方法能突破?你有没想过,为啥深陷低水平运营,越干越累?于是,你去看各类书籍,参加知识付费,去拆解案例,去知乎搜索答案……
如果还是找不到突破点,那么很有可能是没有掌握提高用户思维的方法。
如何提高用户思维?
笔者看过 100+ 相关文章。找到了一条最精辟的概括——假设自己是编剧,写下用户决策过程。
假设自己是演员,写下用户决策感受。这句话可以这样解释:
剧本 = 用户决策过程
我们像编剧写精彩剧本一样,模拟用户决策过程。
演技 = 用户认知
像演员提高演技一样,提高用户认知。
那么如何提高编剧水平,如何提高演技呢?
请看下文 " 点奶茶 " 的各个情节。
02
剧本:点奶茶的 5 个情节
要当好演员(代入用户角色),要当好编剧(模拟用户决策行为),就要明白剧本的情节结构。
C 端用户决策的 5 个情节是:
需求识别
信息搜寻
方案评估
产品选择
购后评价
以 " 点奶茶 " 这个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场景为例,我们可以找到大量推动情节的重要因素,大概有:
下单因素:品牌认知、价格、渠道、配送时间(距离)、目的性……
下单场景:办公室下午茶、家居下午茶、逛街外带、堂食小聚……
用户标签:糖分偏好、产品偏好、新品偏好、复购频次……
很多人的思考会止步于此。那么我们如何更进步一步现遗漏因素呢?如何印证其准确性?如何在思考过程中,找到用户痛点呢?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 " 代入用户决策解决 " 解决。
03
编剧:点奶茶的决策行为
接下来,我以编剧角色,编一个 " 下午茶场景 " 的故事:
人物、背景、情节是——
角色:我是一名办公室 OL 场景
行为:我需要点下午茶
决策人:包括我在内,部门有 8 个人
路径:下午茶喝什么(选择奶茶)→ 奶茶选择什么(选择喜茶)→ 喜茶选择什么(各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