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退市由市场抉择

现有退市设计表面上举着“可持续经营的大棒”来警示上市公司,实际上反而弱化了对于退市的手段,制度设计表现为“为了退市而退市”,这样的手段在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中是少见的

“退市难”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上市资源有限,本该退市的上市公司依仗这个“壳”在资本市场继续苟延残喘。在企业数量突飞猛进的今天,使上市资源供不应求;同时,场外市场不成熟加剧了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偏好,两者相互作用,造成了退市难的市场怪象。退市行为的扭曲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的股票表现趋同性较强,价格无法反映拟退市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上市公司更关注短期业绩而非基本面改善;借壳方花巨额成本投机。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企业上市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上,上市与退市这一“孪生动作”无时不刻不在拨弄众借壳上市;投资者非理性地追逐垃圾股,投资变成了多企业和企业家的敏感神经。可以说,现阶段的退市制度加剧了企业的短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