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难题
针对上述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难题,并结合新形势下供应链线上化和平台化的发展现状、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的需求,系列产品及供应链系统、多样化的业务模式及良好的客群基础,不断对供应链金融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作为旗下成员单位,近年来在集团战略下,不断强化“智慧和生态供应链”的理念,将金融科技深度嵌入到企业日常的供应链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推动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发展。同时,在产品创新、业务模式改造、系统升级和风险防范四个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以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创新,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效。
产品创新
业务产品已迈入秒级行列,做到客户融资秒级出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在线上化操作流程日趋成熟的今天,在产品创新方面不断超越,强化创新研究和加大资源投入,并在市场上树立了极具特色的品牌。
2019年,为约四千家企业提供超过3600亿元融资,作为早实现贴现业务线上化的票据产品,交易量一路增长。在不断加深供应链金融线上化布局的道路上,项下多个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升级,成为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拳头产品。
未来,将不断完善业务制度体系,打造更为多元的产品,丰富品牌。
业务模式改造
为了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结合现有产品,2019年,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三个模式:产品线上化发展与构建业务授权体系相结合,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构建平台化发展模式,与大型核心企业形成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建立产品和业务的创新机制,满足个性化业务的发展需求。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提升银行办理业务的效率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企业对于资金流转的急迫性也对银行的效率提出更高要求。采用“产品线上化发展+业务授权体系”的运作模式,对筛选出的分行进行一定程度的业务授权,简化业务流程,使得业务管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在众多核心企业组建供应链业务平台的市场背景下,广发银行积极寻求平台经济的合作模式,在完善自身系统平台的同时,支持大型电商平台、大型企业财务公司、大数据公司等三方公司、平台及政府机构的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传输,增强银行的业务处理能力。
单一的标准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通过对现有产品和制度的突破和创新,针对企业的行业特点、特殊的服务场景,利用产品的灵活组合和业务流程的多样设计,为客户提供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定制化服务方案,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水平。
系统升级
为积极践行理念,整合供应链产品和渠道,打造升级集客户融资、结算和增值服务于一体的更具智能化和开放特色的供应链系统平台,助力系列产品升级。
全新的平台延续品牌“资金秒级到账”的特色,升级融合了门户、网银等四大对公渠道,构建开放式用户体系,支撑线上化服务模式的应用。
该系统通过对公电子渠道与核心企业或贸易平台的对接,将整个产业链上的信息进行共享,不仅缩短了服务响应的时间,还帮助银行与核心企业实现对业务经营过程的实时把控。从开户签约到放款的全流程线上化办理,再到业务的自动化审批,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融资流程更加简捷高效,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降低经营与融资成本。
新供应链系统不仅仅涵盖应收、预付全系列产品,创新打造“产品+项目+客户”分层管理模式,还实现了对产品及流程的“组装”,打造出“产品工厂”的概念,可以满足产业客户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
该系统还新增在线签约、一键开票等多项功能,对操作界面、业务流程、系统菜单进行改造升级,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的办理效率。秉承“自助、可视”的理念,致力为供应链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自新系统落地以来,重点项目推广成效显著,与国内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自今年疫情爆发以来,截止到2月末,系列产品和系统为多家分行企业客户在线发放融资金额超36亿元,其中携手某跨国医疗机械公司,为其经销商提供上千万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医疗一线必要设备的采购,切实保障疫情防控的需求。
风险防范
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与三方专业机构或平台,如联等多种电子渠道对接企业或平台系统,可以实现更多核心企业、平台交易数据在业务平台上的实时传送。除此之外,核心企业亦可在广发银行的在线客户端系统开通用户权限,不仅避免了二次开发系统的周期和成本,还可以获取更多信息来辅助贸易背景审查和全流程管理。
基于自身业务系统对贸易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实现在业务流程办理中对上下游企业资金和运营情况的精准把控,加强关注交易对手风险,并逐渐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升风险的防范能力。经核心企业确认的贸易信息已经成为银行有效的风控手段,间接地为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打通融资通道,降低了准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