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绩效的目的是为了绩效改善、绩效改善是为了让员工越干越好。
二. 绩效改善的唯一途径是学习,让员工能做到绩效改善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技能不足学技能,态度不对学态度,思维不行学思维。
绝大部分员工是技能不足,当员工能力不够时,他只会跟你纠缠绩效指标不合理,指标定量太高,不会考虑怎么提升自己的技能。
那再请问,你企业的员工愿不愿学(意愿问题),好不好学(勤奋问题),能不能学(学习能力问题)?他说,大部分都是老员工,不太愿意学,好学的更少,能不能学不清楚,没有分析评估过。
三. 把愿学、好学、能学作为招聘和试用期管理的考核要求
问题本质很容易呈现出来了,为什么员工不愿学、不好学、不能学呢?看上去很难回答,好像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因为想要改变老员工的学习意识与习惯,那可能是很努力的在干一件错误的事情,方向错了,很累,徒劳,而且可能进入恶性循环。
回忆一下你在招聘的时候是怎样做?有把愿不愿学、好不好学、能不能学,作为你企业人才招聘和试用期管理重要的考核要求吗?大部分企业没有,没做到重要,很仔细。那请问他们怎么可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善绩效呢?绩效的本质为了绩效改善,绩效改善需要条件,企业选人的时候需要把握好条件。同时,企业提供高质量、真场景、够数量的培训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绩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