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模式能否有效, 平台态度关键
对症下药,既要看“药效”,也要看“疗效”。现实中却发现,一些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漏洞百出,实名认证系统大打折扣。比如,纵然设置了密码,但在网上几块钱就能用工具软件破解;即使限制了时长,只要卸载重新下载安装就可继续玩;就算要求了实名,随便一个身份证号码足以顺利避开监管……有网友直言,如此防沉迷,简直“防了个寂寞”“像纸糊的一样”。
如此看来,青少年模式“失灵”的背后,凸显出平台的失位、失责、失守。按理说,企业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赚取利润的行为并无过错,但问题就在于,青少年群体本质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市场,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遵循成长规律。倘若平台赚的钱,是拿孩子的过度沉迷、盲目消费、畸形心理换来的,岂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无论如何,透支青少年的未来,压榨成长的空间和价值,都不应是平台企业的生财之道。
创建时间:2022-02-09 17:04